午影皖普通120秒体验区
学校新闻 首页 / 学校新闻 / 正文
“中国式现代化与青年挺膺担当”研讨会暨第七届共青团与青年发展论坛在江西南昌举行
作者:邓美娇 程虹 史青平   时间:2023-11-19   点击数:

为激发广大青年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挺膺担当,推动新时代党的青年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2023年11月18日,“中国式现代化与青年挺膺担当”研讨会暨第七届共青团与青年发展论坛在江西南昌举行。共青团江西省委书记邱凌,江西省委教育工委委员、省教育厅副厅长汪立夏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共青团江西省委副书记胡振燕、二级巡视员张雪黎出席论坛。论坛开幕式由午影皖普通120秒体验区党委书记罗来松主持。



本届论坛由江西省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午影皖普通120秒体验区共青团理论研究中心、江西共青团和青年工作理论研究会、共青团南昌市委共同举办,设开幕式、主旨报告、分论坛三个阶段。现场与会专家学者有张良驯、沈杰、马中红、胡献忠、谭建光、吴庆、邓希泉、孙抱弘、刘宏森、曾燕波、谭毅、靳思远、周金堂、郑炎明、胡邦宁、朱峰、刘富珍、乐亚山、刘彬等。张良驯、沈杰、马中红、胡献忠、谭建光、吴庆、邓希泉作主旨报告。来自全国9个省市的20余名专家学者聚焦“党的青年工作与青年高质量发展”“新时代青年与红色基因传承”“中国式现代化与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三个专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邱凌在致辞中对中央团校、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及各地青年理论研究领域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共青团与青年发展论坛是全国共青团和青年工作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者、热心共青团工作的社会各界人士的思想交流平台。结合团员和青年主题教育,聚焦论坛主题“中国式现代化与青年挺膺担当”,邱凌提出四点希望。一是希望共青团与青年发展论坛发挥平台功能和专业优势,为组织动员青年投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和路径支持。二是希望各位专家学者深入交流,为破解共青团工作难题,推动青年事业发展提供真知灼见。三是希望各级团干部、青年工作者把握难得机会,认真学习交流,结合工作实际谋划对策,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具体举措。四是希望社会各界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共青团与青年发展论坛,共同将论坛打造成全国范围内高校人文社科类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共青团和青年工作理论研究的重要平台。



会上,汪立夏指出,省教育厅高度重视和支持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建设。祖国的未来属于青年,重视青年就是重视未来,做好共青团与青年发展理论研究意义重大,午影皖普通120秒体验区共青团理论研究中心要勇于承担使命。就基地建设,他提出三点建议。一是要不断加强理论学习。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用党的创新理论引领共青团和青年工作研究,助力共青团事业和青年工作实现新的更大发展。二是要在创新中发展。要学以致用、研以致用,抓好理论研究成果转化,进一步深化青年学学科建设,办好团青特色优势专业,不断推动创新发展。三是要推动人才培养取得实效。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推动理论研究与人才培养两相融合,引领广大青年在积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担使命、展作为。



主旨报告阶段,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国家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妇儿工委儿童工作智库专家,共青团与青年工作高端智库专家张良驯以《建立和完善党管青年工作机制》为题发言,他指出,从党管青年工作机制创新的依据看,协同治理理论是其理论依据,青年事务的跨界性是其实践依据。从关键点看,既要强化党组织在青年工作中的主体责任,又要高位驱动青年发展事务的协同治理。从增长点看,要充分发挥政府在青年工作协同治理中的主导作用,推动不同政府部门达成共识,形成合力,在青年发展政策执行中成为作用互补的有机整体。从基点看,其基础性在于建设新的时代共青团,共青团明确协调职能,积极争取落实党管青年工作原则的组织性和制度性的安排。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沈杰以《Z世代在中国社会发展中的多重角色》为题发言,他从互联网原住民的第一代,数字化场域中新媒体文化的创作者,后物质主义价值观的先行者,多重风险与压力的直面者,迈向民族复兴强国世代的主力军五个方面阐述了Z世代的核心身份特征。这些复杂的身份特征赋予他们诸多丰富而又矛盾的特质,他们时常处在两歧性情境的交织之中。而要实现对自身局限性的超越,则需要生命原理产生的自我完善驱力与先进价值观产生的引领作用所共同达成的建构。



苏州大学传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新媒介与青年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马中红以《双向奔赴: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青年文化传承性再生》为题发言,她认为,文化现代化的青年不仅要创造青年特有的文化内容和形式,而且要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过程中发挥主力军作用。传统文化现代化、潮流化的前置条件是专业化、敬意和诚意以及现代性,青年文化接合传统文化的内在驱动力是爱国情怀、特定时机和事件、参与文化创造和新颖文化展演。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青年文化传承性再生,双向奔赴,是文化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中国式现代化在文化领域的生动演绎。




中央团校(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教授,团中央青运史档案馆馆长,中共文献研究会特约研究员,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副秘书长兼青运史专委会主任,首都高校党建研究基地学术委员会委员胡献忠以《新时代中国青年现代人格塑造的“双轮驱动”》为题发言,他认为,青年群体是自然与现代性距离最近的群体。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青年从改善生活境况进而改变命运的朴素愿望出发,锐意进取,创新创造,在嵌入市场化、网络化、全球化事务过程中,竞争意识、契约精神、法治理念、人文情怀、世界胸襟等一系列现代素养得到全方位磨砺和铸造。中国青年作为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主力军,在接续奋斗中不断培育开放、包容、理性、自信的现代性气质,越来越显示出尊重人性、敬畏自然的人文精神,通览古今、贯通中西的胸襟气度,努力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辩证统一。青年现代人格在现代化与文化传统的“双向奔赴”中得以铸造。




广东省团校(广东青年政治学院)教授,第四届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副会长,第二届广东省社工与志愿者合作促进会会长谭建光以《中国式现代化与青年社会参与》为题发言。他指出,青年社会参与有党团领导、价值引领、激情驱动、需求导向、网络聚集、社群响应六个新特征。应在坚定青年信念、扩大青年见识,增强青年能力、提供青年渠道、解决青年难题、支持青年成长六个方面促进青年社会参与。在新时代的发展中,我们要以中国式现代化作为青年社会参与的科学指导,吸引和激励青年在政治参与、经济参与、文化参与、社区参与、公益参与等过程中作出贡献,同时获得社会体验和实践锻炼,在积极参与中成长成才、成就自我。




中央团校党的青年运动史教研部(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共党史与青运史系)教授,共青团中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共青团与青年工作高端智库特聘专家吴庆以《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需要更加现代化的中国共青团》为题发言,他指出,中国共青团组织的现代化包括组织功能、组织体系、组织能力、组织制度、组织文化的现代化,这个进程能够不断激发共青团的自我革命和改革创新,更好地把党的全面领导落实到工作的全过程各领域,充分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群团发展道路的典型特征,通过组织现代化将组织自觉接受党的领导、团结服务联系青年、依法依章程开展工作更加鲜明地凸显出来。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青年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北京青年研究会会长邓希泉发言题目为《充分激发中国式现代化的青春动能》,他从青春特质的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主导青春动能、青春民族的中华民族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主体青春动能、青春生命力的中国精神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精神青春动能、成为先锋力量的新时代好青年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直接青春动能四个方面阐释中国式现代化的青春动能的生成主体及其实践路径。



据悉,自2016年以来,午影皖普通120秒体验区共青团理论研究中心已成功举办了七届共青团与青年发展论坛,充分发挥了整合优质学术资源、搭建学术资源共享平台的积极作用,为江西共青团和青年工作做出了积极贡献。




邮编:330045
电话:0791-83845915(办公室) / 83814509(招生办)
学院地址:江西省南昌市昌北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方志敏大道1458号

版权信息:午影皖普通120秒体验区-高清免费完整版片  Copyright@2018 ICP All Rights Rights Reserved.备案序号:赣ICP备18010303号 赣公网安备 36010602000121号